第三章綜合條文 (22)
關燈
小
中
大
中,省級原本計劃采用450毫米口徑的新主炮。
這種火炮的研制工作比省級戰列艦還要早一年啟動,其主要針對的就是日本海軍用在大和級上的十八英寸艦炮。
毫無疑問,任何一種大口徑火炮的研制工作都是相當艱巨的。
從帝國,美國與英國在相關研制方面的表現來看,研制一種大口徑艦炮的難度甚至不亞於設計一種新式戰列艦。另外,任何一種大口徑艦炮都會用在好幾級戰列艦上,成為海軍最強大的武器,其性能必須滿足未來數十年的戰爭需要,並且要在設計時就留下改進的餘地,如此一來,新式艦炮的研制工作更是難上加難。
在第一版設計中,工程師將皇帝級的三座三聯裝主炮改成了四座雙聯裝主炮,並且通過延長艦體來獲得第四座主炮的空間,還同時增加了動力設備,使其最大速度能夠超過三十節。
最終,這一設計方案在提交給海軍之前就被造船廠自己否決了。
主要的問題就是采用四座炮塔之後,防護設計很難達到海軍的要求,即在常規交戰距離內抵擋主自身主炮的轟擊。如果要使防護達到標準,則必須將排水量增加到50000噸以上,並且采用十二臺鍋爐,才能使速度超過三十節。顯然,這種排水量嚴重超標的設計既超過了《倫敦海軍條約》的限制,也無法被海軍接受。
最後,工程師還是選擇了三座三聯裝主炮炮塔的設計方式,只是艦體寬度將適當放大,才能裝下450毫米主炮的三聯裝炮塔(炮座尺寸比400毫米主炮的三聯裝炮塔增加了大概五分之一)。
這一設計的麻煩也不小,主要就是航行阻力增大。
加寬艦體,而艦長又要有所控制,戰艦的航行阻力必然會遠遠大於一般的戰列艦。如此一來,就成了放大版的英宗級戰列艦。當時,海軍已經明確要求其最快速度必須超過三十節,最好能夠達到三十三節。根據工程師的計算,即便優化艦體水線以下部位的線條設計,其主機功率也要比英宗級增加百分之五十,才能使其速度超過三十節。
當時,只有增加四臺鍋爐,不然主機功率根本達不到要求。
到第三版設計的時候,工程師想到了同時加寬艦體與加大艦長的方式來減小航行阻力,提高航行速度的方法。可是這種設計也將面臨裝甲防護嚴重不足的問題,即在延長了的艦體上無法敷設足以滿足海軍要求的裝甲板。
說白了,一切問題都出在了450毫米口徑的主炮上。
采用新式主炮之後,省級戰列艦的主裝甲帶厚度必須提高到480毫米以上,水平裝甲的厚度要提高到270毫米以上,司令塔與炮塔等關鍵部位的裝甲厚度更是要提高到640毫米以上,才能勉強達到海軍的防護標準。
按照這一防護要求,即便采用縮短艦長的設計,裝甲重量也將超過24000噸,要想在45000噸的排水量之內裝上24000噸的裝甲,就必須犧牲動力,或者犧牲火力,不可能兼顧三項主要性能。
可以說,當時江南造船廠的工程師再厲害,也難以在45000噸的排水量之內為戰艦安裝八門,或者九門450毫米口徑的主炮的情況下,讓戰艦的防護達到海軍標準,同時讓戰艦的速度超過30節。
設計工作也就因此而耽擱了下來。
當時,江南造船廠的總工程師,也就是省級戰列艦的主任設計師汪華華已經提出,只有海軍將排水量的上限放寬到55000噸,才能設計出滿足海軍要求的新式戰列艦。如果要戰列艦的性能進一步提高,並且為今後留下改進餘地,其標準排水量至少應該放寬到60000噸。
也就是說,只有按照60000噸的標準設計,新式戰列艦才會比較“完美”。
“萬幸”的是,450毫米口徑艦炮的研制工作比省級戰列艦還不順利,直到七十一年(39年)中期,好幾項關鍵技術仍然沒有得到突破,新式艦炮的投產更是遙遙無期。按照最樂觀的估計,海軍能夠在七十四年(42年)年初的時候拿到這種艦炮的樣品就已經非常不錯了。顯然,新式戰列艦不可能拖到七十四年才開工建造。
最終,海軍修改了戰術指標,放棄了一定要使用450毫米口徑主炮的要求。
如此一來,省級戰列艦的設計工作才走上了正軌。
不說別的,在同樣采用九門主炮的情況下,主炮炮塔以及相關設備,加上彈藥的重量就減輕了至少4500噸。另外,隨著主炮口徑減小,防護要求自然同等程度的降低,其裝甲重量可以減少到18000噸左右,比之前的減少了6000噸。這兩項就減少了10000噸,如果算上排水量減少對動力設備的要求降低,從而減少了動力設備的重量,那麽至少能夠減重12000噸。
也就是說,在43000噸的排水量之內,就能設計出足以滿足海軍要求的戰列艦。
只是,設計工作進行得並不順利。
首先是情報部門確定美國已經研制出了MK7型十六英寸艦炮。該艦炮采用了五十倍徑的身管,能夠將重達1225公斤的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彈的威力發揮到最大限度,其穿甲能力絲毫不亞於帝國海軍的400毫米重型穿甲彈。
結果,海軍立即修改了防護標準,要求全面加強防護設計。
顯然,43000噸的排水量絕對不夠用。即便加大裝甲的傾斜角度,縮小防護區,加厚關鍵部位的裝甲,其標準排水量都將超過45000噸。
緊接著,海軍提出要求采用五十五倍徑的400毫米主炮。
這是帝國海軍最新研制的主炮,其性能比之前皇帝級裝備的400毫米主炮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這是第一種完全針對400毫米口徑重彈設計的主炮,能夠將重型穿甲彈的威力完全發揮出來。
實際上,這也是帝國海軍不得不采用的一個折中方案。
新式艦炮不但加長了身管,還增大了藥室,改進了炮栓,並且采用了新結構膛線。實際上,最大的問題還是身管壽命,增加發射藥之後,身管壽命將直線下降。只是,在戰爭時期,海軍絕不會在乎打壞幾根炮管,關鍵是要在威力上超過對手。如此一來,即便采用了最新的自緊電鍍生產工藝,炮管的使用壽命也僅僅只有300枚全裝穿甲彈,比起六十七年型少了百分之四十!
新式主炮帶來的重量問題還不大,可隨著主炮威力提高,防護也要隨之提高。
如此一來,在設計過程中,工程師不得不將排水量從45000噸增加到了48000噸,其中至少有2500噸用來加強防護。
此時,雖然美國還沒有參戰,但是《倫敦海軍條約》已經名存實亡。
帝國海軍也管不了那麽多了,48000噸的排水量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再說了,美國遲早都會參戰,帝國海軍可不想讓自己的戰列艦在戰場上遇到打不過的對手。顯然,只有按照最優設計的省級戰列艦才能讓帝國海軍在戰列艦的性能方面繼續保持領先位置,並且繼續獲得壓倒敵人的數量優勢。
七十二年(40年)中期,設計工作完成之後,海軍立即下達了訂單。
問題是,當時四大造船廠都在忙著建造海軍在此之前訂購的八艘英宗級(實為十二艘,八艘是第二批增訂的)戰列艦,以及海龍級大型巡洋艦,根本騰不出船臺建造省級戰列艦。無奈之下,帝國海軍只能先向當時還沒有參加主力艦建造工作的青島造船廠與馬尾造船廠分別訂購了一艘省級戰列艦,並且分別將起命名為“北直隸”號與“南直隸”號。
只是,這兩家造船廠已經有幾十年沒有建造大型戰艦了,而且嚴重缺乏工人。
最終,“北直隸”號與“南直隸”號還晚於江南造船廠建造的“松江府”號與大連造船廠建造的“遼省”號。所以,該級戰列艦在不同的文獻中,又被稱為“北直隸”級或者“松江府”級,只是一般情況下,都稱其為“省級”。
其主要性能為:
標準排水量:48500噸(“北直隸”號與“南直隸”號分別為48700噸與49100噸),滿載排水量:55400噸(同上,分別為55200噸與56300噸),最大排水量:58450噸(同上,分別為58500噸與58800噸);總長268.5米(同上,為271.3米),水線長度:259.7米(同上,為262.4米),型寬:33米,吃水:11.2米;定員:1948人(充當旗艦時為2081人)。
鍋爐:8座七十二年型燃油鍋爐,主機:4臺七十二年型蒸汽輪機,功率:210000軸馬力,推進:4軸4漿;航速:32.5節,續航力:18500海裏/16節。
主炮:9門七十二年型400毫米/L55型艦炮(3×3),副炮:十八門七十二年型150毫米/L52型艦炮(6×3),速射炮:20門七十一年型130毫米/L50型艦炮(10×2)。
主裝甲帶:330-420毫米,裝甲甲板:180-200+40毫米,露天甲板:75毫米,裝甲隔艙:120毫米,炮塔:200-540毫米,炮座:420-480毫米,司令塔:480-540毫米。
很明顯,省級戰列艦仍然采用了加長艦體以提高速度的設計方式。
如此一來,在外形上,省級戰列艦很容易被人認為是“戰列巡洋艦”,只是其防護水平不但超過了任何一艘戰列巡洋艦,而且也超過了當時幾乎所有的戰列艦。
為了降低排水量,工程師全面采用了“重點防護”的設計理念。即在重要部位增設裝甲。比如,為了提高抗遠程打擊的能力,其動力艙,彈藥艙等重要部位都增設了一層80毫米厚的水平裝甲,從而使其得到了三層裝甲的保護,生存能力大大提高。
另外,省級戰列艦的水下防禦能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主要還得“歸功”日本海軍的93式氧氣魚雷。挨了慘痛的教訓之後,帝國海軍迅速意識到了水下防護的重要性,並且在設計中就要求工程師必須想方設法的提高戰艦的水下抗打擊能力。省級戰列艦不但采用了雙層艦體結構,還將厚達330毫米的主裝甲帶一直延伸到了艦底,同時對龍骨進行了分段式加強。另外,所有關鍵艙室外面都有至少三層裝甲與兩層水密隔艙保護,隔艙還進行了加固處理。按照當時的設計標準,就算被93式魚雷擊中,也不至於使其迅速喪失戰鬥力。
可以說,省級戰列艦的設計重點就是提高生存能力。
這也一直是帝國海軍對戰列艦的最高要求。按照帝國海軍的觀念,如果連戰列艦都沒有足夠的生存能力,就沒有必要建造戰列艦。
也正是如此,在原本有能力安裝第四座主炮炮塔的情況下,工程師放棄了加強火力的設計方案,而是將“富裕”出來的排水量用到了提高生存能力上。
當時,省級采用了很多對提高生存能力有著關鍵影響的設計方案。
比如,采用分三層設置的主炮彈藥艙,即上兩層為炮彈艙,最下面的一層為發射藥艙。彈藥艙全部位於水線以下部位,並且各自安裝了一部揚彈機,每層彈藥艙之間還設置了厚達五十毫米的裝甲甲板,並且安裝了獨立防火設備,通海閥門等等能夠避免彈藥艙殉爆的設施。當然,這一設計的直接結果是,省級戰列艦每門主炮的備彈量由之前大部分戰列艦的300枚降低到了240枚。當然,減少一些炮彈的影響並不是很大,畢竟沒有任何一場戰鬥會讓戰列艦打光炮彈。
除了主炮彈藥艙得到了重重保護之外,副炮與速射炮的彈藥艙也得到了良好的保護。
在之前的戰鬥中,日本海軍的多艘戰列艦就因為副炮彈藥艙被打爆而引發大火,結果在夜間成為了帝國戰列艦的炮擊對象。同樣的,帝國海軍的主力艦也在戰鬥中暴露出同樣的問題。因此,省級戰列艦將所有彈藥艙都設置在了水線以下,並且得到了主裝甲帶與三層水平裝甲的保護。
動力設備得到了更高級別的“照顧”。
相對而言,動力設備的重要性甚至在彈藥艙之上。如果戰艦在戰鬥中失去了動力,結果肯定會非常悲慘。
省級徹底放棄了皇帝級乙型的動力艙布置方式,說白了,就是太緊湊了,生存能力低到讓海軍無法接受。八臺鍋爐與四臺蒸汽輪機分別置於四座鍋爐艙與四座輪機艙之中,且相互間有厚達120毫米的裝甲隔板。另外,由蒸汽輪機帶動的發電機也被單獨設置在了艦體兩側的四個電力艙內,並且得到了良好的保護。
按照當時的測試,即便被十六英寸穿甲彈打中,一枚穿甲彈最多使戰列艦喪失四分之一的動力,而且對戰列艦上各用點設備的影響不會很大。當然,要想打穿數層裝甲,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另外,省級戰列艦還是第一種安裝了獨立發電機的戰艦。
當時,帝國已經研制出了燃油型內燃機,並且首先將其用到了海軍主力艦上。只是,燃油型內燃機需要使用的是極為昂貴的柴油,也因此導致大部分戰艦都無法使用。主要是由重油裂化產生的柴油還無法大批量生產。
當時,柴油可以說是比黃金還要寶貴的戰爭資源。
據帝國內閣政府的采購清單記載,省級戰列艦一次裝滿柴油艙的300噸柴油的價格相當於兩艘同級別戰列艦裝滿所有重油艙的18000噸重油的價格!也就是說,柴油的價格是重油價格的60倍!
這還是帝國的內部采購價格,如果往外輸出,肯定在重油價格的100倍以上!
當然,獨立發電機帶來的好處是極為巨大的。在作戰中,獨立發電機可以為戰艦上的主要用電“大戶”,即各種火炮,電臺,以及雷達提供充足的電力。另外,如果艦體受損,主機無法提供足夠的電力,還可以為抽水機供電。最重要的是,這不會影響到主機輸出到推進系統上的功率,對戰艦在作戰時的航速幾乎沒有影響。
從此可以看出,江南造船廠的工程師幾乎把能用的先進裝備全都用上了。
結果也是毋庸置疑的,省級戰列艦的采購價格是皇帝級乙型戰列艦的一點八倍,即便在大批量建造之後,其采購價格也是皇帝級乙型戰列艦的一點七倍!
當然,在戰時情況下,價格還不是海軍所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另外,按照最保守的評估,省級戰列艦作戰效率是皇帝級乙型的一點六倍,綜合戰鬥力更是皇帝級乙型的一點九倍!
從全世界範圍看,省級戰列艦開創了主力艦的新時代。
如果說皇帝級戰列艦拉開了快速戰列艦時代的序幕,省級戰列艦則是快速戰列艦登峰造極的代表之作。
只是,隨著快速戰列艦在戰場上積累的戰鬥經驗越來越豐富,其弊端也暴露了出來。
很簡單,30節以上的航速,在任何一場海戰中的實際意義都不大。不說別的,炮戰中,沒有任何一艘戰艦會以30節以上的速度航行。即便是在追擊戰中,考慮到天氣等各種因素的影響,30節以上的航速也沒有多大的意義。
帝國海軍首先提出了“30節無用論”,即認為戰列艦的速度沒有必要超過30節。
正是如此,省級戰列艦成為了帝國海軍唯一擁有30節以上速度的戰列艦。雖然帝國海軍後來建造的仍然是快速戰列艦,但是也只要求其速度能夠達到30節,甚至連29節也能接受。
當然,作為帝國海軍在大戰之前設計的最後一級戰列艦,省級的戰鬥力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可以說,正是省級戰列艦的出現奠定了帝國海軍稱霸全球的基礎,也幫助帝國海軍戰勝了最強大的敵人。
從這一點上看,省級戰列艦完全算得上是帝國海軍實力的象征。
火力至上——省級乙型戰列艦
按照服役時間:安徽號,黑龍江號,江西號,雲南號,山東號,湖南號,湖北號,遠東號,湖北號,四川號,貴州號,河南號。
……
省級戰列艦的優秀表現,為其贏得了一個綽號:戰列艦中的藝術品。
可以說,當第一批六艘省級戰列艦建成服役的時候,給美英等國產生了巨大的震撼。這在一定的程度上促使美國加快了依阿華級的建造工作,並且緊急訂購了第二批依阿華級戰列艦。另外,英國海軍也加快了獅級戰列艦的建造工作,並且不顧本國的國力,在訂購了第二批獅級戰列艦的時候,還準備建造獅Ⅱ級戰列艦。
只是在帝國海軍的眼裏,省級戰列艦絕對算不上盡善盡美。
其最大的缺陷就是火力偏弱。皇帝級與皇帝級乙型在三萬五千噸不到的艦體內就塞進了九門主炮,省級戰列艦在排水量增加了一萬多噸的情況下,仍然只有九門主炮。顯然,這樣的火力配制讓帝國海軍很是難以接受。
只是,450毫米口徑的艦炮很難在七十四年(42年)之前投入使用。
顯然,帝國海軍仍然得用七十一年型400毫米艦炮充當戰列艦的主要火力,只是九門艦炮確實太少了一點。
戰爭爆發後,帝國海軍主力艦主炮數量偏少的問題很快就反應了出來。
不說別的,在與日本聯合艦隊作戰的時候,幾乎每一名戰列艦艦長都覺得自己手裏的火炮不夠用,而且都認為應該加強火力,至少得增加火炮的數量,不然在面對比日本戰列艦更強大的對手時,很難在戰鬥中擁有火力優勢。
毫無疑問,火力優勢是獲得勝利的最基本的籌碼。
另外,七十一年型400毫米艦炮的威力已經足以應付敵對國已經服役,或者正在建造的所有戰列艦。即便其改進餘地已經非常有限,威力難以進一步提高,帝國海軍沒有別的選擇。
在此情況下,帝國海軍在七十二年(40年)年初就提出了新式戰列艦的設計要求。
按照新的要求,在盡量不增加排水量,不降低防護標準的情況下,通過降低最快速度,讓新式戰列艦的主炮數量比省級增加百分之二十,也就是說,至少要達到十一門。顯然,采用十一門主炮的設計非常古怪,也不便於安排炮塔的位置,因此比較合適的方法是采用十二門主炮。
采用十二門主炮的設計方式有三種,一是采用六座雙聯裝炮塔,二是采用四座三聯裝炮塔,三是采用三座四聯裝炮塔。
毫無疑問,第一種設計方案對海軍沒有任何“魅力”可言。六座炮塔的布置方式不但難以安排裝甲防護,還將延長艦體,導致裝甲重量嚴重超標。更重要的是,除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老式戰列艦(主要是無畏艦)之外,帝國海軍從來沒有在戰列艦上設置過六座炮塔。
最重要的是,這無法滿足海軍的另外一種要求。
即,新式戰列艦必須在設計的時候就考慮到在今後采用450毫米艦炮的可能性。即便在建造時無法采用,也要在今後大修的時候具有換裝成450毫米艦炮的能力。
顯然,400毫米口徑雙聯裝炮塔不可能在今後換裝450毫米口徑的艦炮。
很快,焦點就落到了後兩種主炮的設計方案上。
如果采用四座三聯裝炮塔,今後可以換成四座雙聯裝450毫米口徑主炮炮塔。如果采用三座四聯裝炮塔,今後則可以換成三聯裝450毫米口徑主炮炮塔。也就是說,這兩種設計方案都有改進餘地。
問題是,哪中設計方案最符合海軍的要求。
三聯裝炮塔的最大問題就是,今後改裝450毫米口徑主炮之後,主炮數量只有八門,比省級還少一門。即便其單位時間彈藥投送量將比省級提高至少百分之二十五,可是其火力密度將降低百分之十一。
如此一來,新式戰列艦的火力密度仍然達不到海軍的要求。
四聯裝炮塔的最大問題是,帝國海軍從來沒有設計過類似的炮塔,而且根據當時已經掌握的情況,法國海軍與英國海軍使用的四聯裝炮塔都存在著不小的設計缺陷,其可靠性非常低。
顯然,帝國海軍絕不會接受連主炮都無法正常使用的戰列艦。
另外,四聯裝炮塔要重新研制,資金投入還不算什麽,所花費的時間,以及消耗的人力資源是帝國海軍難以承受的。
如此一來,海軍最終確定了三聯裝炮塔的設計方案。
新式戰列艦的基本設計思路也確定了下來,即在盡量不延長艦體的情況下,在省級戰列艦上安裝第四座炮塔。
只是,工程師面對的難題並不好解決。
首先,在不降低防護標準的情況下,排水量不可能維持在省級戰列艦的規模上。不說別的,一座炮塔的重量就達到了1850噸,算上相關設備,以及一個基數的彈藥,其總重量超過了3000噸。另外,隨著增加一座炮塔,主裝甲帶,以及重點防護區域必然擴大,裝甲重量至少要增加2000噸。即便通過優化設計,可以減少一些艙室,從而節約大概2000噸的重量,其排水量也要增加3000噸。
也就是說,新式戰列艦的標準排水量肯定會突破50000噸。
這樣一來,即便海軍不要求新式戰列艦的速度一定要超過30節。按照30節的最快速度計算,在排水量突破了50000噸,以及修改艦體,增加了航行阻力之後,新式戰列艦也需要至少20萬馬力的推進功率才能保證有30節的速度。
也就是說,新式戰列艦仍然得采用八臺鍋爐,四臺主機的配制方案。
如此一來,在盡量不增加艦長的情況下,將很難在有限的艦體內塞進動力設備,或者是安裝第四座炮塔。
當時,主導設計的仍然是汪華華。
經過反覆斟酌之後,汪華華決定放寬對艦體寬度的限制,從增加寬度來增加艦體容積,從而在不增加艦體長度的情況下為新式戰列艦安裝第四座炮塔。
當然,增加寬度的直接結果是航行阻力增大。
為此,工程師必須得對艦體水線以下部位進行重新設計,主要的目的就是降低航行阻力。
當然,增加艦體寬度的另外一大好處就是,可以進一步提高其水下防護能力。
隨著艦體寬度增大,很多問題都迎刃而解。
到七十三年(41年)年中,新式戰列艦的設計工作基本上完成了。
主炮采用前後各兩座的配制方式,沿用了省級戰列艦的動力設備,縮短兩根煙囪間的距離,采用更加緊湊的艦橋,減少了二座速射炮炮塔。可以說,新式戰列艦從根本上就是省級戰列艦的火力加強版。
毫無疑問,海軍對這一設計相當滿意。
在第一批省級戰列艦還沒有建成的情況下,海軍就下達了六艘的訂單,並且按照帝國海軍的慣例,將其命名為省級乙型戰列艦。
只是,當時各大造船廠都在忙著建造省級戰列艦,所以第一批省級乙型戰列艦的開工建造時間推遲到了七十四年(42年)年中。
其主要性能為:
標準排水量:50850噸,滿載排水量:58750噸,最大排水量:62500噸;總長:269.4米,水線長:261.5米,型寬:37米,吃水:11.5米;定員:2180人(充當旗艦時為2315人)。
鍋爐:8臺七十二年型燃油鍋爐,主機:4臺七十二年型蒸汽輪機,功率:210000皺馬力,推進:4軸4漿;航速:30節,續航力:18000海裏/16節。
主炮:12門七十二年型400毫米/L55型艦炮(4×3),副炮:18門七十二年型150毫米/L52型艦炮(6×3),速射炮:16門七十一年型130毫米/L50型艦炮(8×2)。
主裝甲帶:330-420毫米,裝甲甲板:180-200+80毫米,露天甲板:75毫米,裝甲隔艙:120毫米,炮塔:200-540毫米,炮座:420-480毫米,司令塔:480-540毫米。
綜合具體的性能數據就不難發現,省級乙型戰列艦的改進重點就是加強火力。
當然,加寬後的艦體使其原本就已非常出色的水下防護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高。至少在海戰中,沒有任何一艘省級與省級乙型戰列艦被對手的魚雷擊沈。這也是整個大戰期間,恐怕最為難得的寶貴“戰績”吧。
另外,省級乙型戰列艦的出現,還使帝國海軍第一次將美國海軍遠遠的甩在了後面。
省級戰列艦服役之後,美國海軍的依阿華級戰列艦也緊跟著服役了,而且從各項性能對比上,依阿華級不比省級差多少,兩者的戰鬥力在伯仲之間。另外,美國海軍也分兩批訂購了十二艘依阿華級戰列艦,使其建造數量並不比省級戰列艦少。
可以說,當時美國海軍與帝國海軍的實力相差並不是很大。
隨著省級乙型戰列艦服役,美國海軍就難以跟上帝國海軍的前進步伐了。
實際上,美國海軍已經意識到,其MK7型主炮的威力不如帝國海軍的七十二年型400毫米艦炮。另外,依阿華級的裝甲防護在很大的程度上無法應付七十二年型艦炮發射的重型穿甲彈。
顯然,對美國海軍來說,繼續建造依阿華級的意義已經不大了。
如此一來,美國海軍只能尋求更強大的戰列艦,或者是完全超越省級與省級乙型的新式戰列艦,而這就是其後來的蒙大拿級戰列艦。
只是,在緊迫的戰爭局勢的壓力下,美國海軍根本等不起,只能在蒙大拿級服役之前又訂購了一批依阿華級戰列艦,並且通過增加排水量,降低速度的方式,增強了依阿華級戰列艦的防護性能。
雖然該級戰列艦也被稱為依阿華Ⅱ級戰列艦,但是其改進力度明顯不如省級乙型。
至少,美國海軍沒有為其安裝第四座炮塔,也沒有增大艦體的寬度。
另外,依阿華Ⅱ級戰列艦僅建造了八艘,遠不如省級乙型的十二艘。
即便美國海軍重點發展的蒙大拿級戰列艦趕在了帝國海軍下一代戰列艦之前建成服役,可是美國海軍在兵力上,特別是主力艦方面已經處於明顯的劣勢。
由此可見,省級乙型戰列艦對帝國海軍有著多麽重大的意義。
因為緊張的戰局,所以省級乙型戰列艦並沒有在戰爭期間像帝國海軍所設想的那樣,在大修中換裝450毫米口徑艦炮。戰爭結束之後,帝國海軍也沒有足夠的財力為其換裝主炮。如此一來,省級乙型戰列艦並沒有升級為更強大的“超戰列艦”。
當然,從嚴格的意義上講,省級乙型並不是帝國海軍“夢寐以求”的超級戰列艦。
主要就是450毫米口徑艦炮的研制工作非常不順利,拖的時間太長。即便帝國海軍按照戰時要求訂購了十二艘省級乙型戰列艦,可是也沒有放棄對“超戰列艦”的追求,可以說,只有裝備了450毫米口徑主炮的“超戰列艦”才能對敵人擁有壓倒性的優勢。
也正是如此,在訂購第二批省級乙型戰列艦的時候,帝國海軍就盯上了下一級戰列艦。
如果不是美國新增訂了6艘依阿華級戰列艦,帝國海軍當時很有可能取消第二批省級乙型戰列艦的訂單,轉而建造更好的戰列艦。
由此可見,省級乙型戰列艦也算得上是戰時情況下的產物吧。
當然,其在戰爭中做出的貢獻是毋庸置疑的。因為“超戰列艦”出現的時間太晚了,所以直到戰爭結束,省級與省級乙型戰列艦都是帝國海軍當之無愧的絕對主力,其在戰場上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超戰列艦——海軍元帥級戰列艦
按照服役時間:陳淵洋號,杜尚翡號,朱孝儒號,袁承宗號,柳言志號,鄭成功號,陳博渠號,李景文號,郭世濤號,李弘博號,鄭嗣祖號,柴錦芳號。
……
在戰爭的首要需求下,帝國海軍一直在努力建造盡可能多的戰列艦。
省級乙型設計成功之後,江南造船廠還針對其一些小缺陷做了改進,設計出了省級丙型戰列艦,並且得到了海軍的認可。
海軍甚至做好了采購的準備工作,其第一批六艘的撥款都已到位了。
當時,海軍還為這六艘戰列艦命了名,即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種火炮的研制工作比省級戰列艦還要早一年啟動,其主要針對的就是日本海軍用在大和級上的十八英寸艦炮。
毫無疑問,任何一種大口徑火炮的研制工作都是相當艱巨的。
從帝國,美國與英國在相關研制方面的表現來看,研制一種大口徑艦炮的難度甚至不亞於設計一種新式戰列艦。另外,任何一種大口徑艦炮都會用在好幾級戰列艦上,成為海軍最強大的武器,其性能必須滿足未來數十年的戰爭需要,並且要在設計時就留下改進的餘地,如此一來,新式艦炮的研制工作更是難上加難。
在第一版設計中,工程師將皇帝級的三座三聯裝主炮改成了四座雙聯裝主炮,並且通過延長艦體來獲得第四座主炮的空間,還同時增加了動力設備,使其最大速度能夠超過三十節。
最終,這一設計方案在提交給海軍之前就被造船廠自己否決了。
主要的問題就是采用四座炮塔之後,防護設計很難達到海軍的要求,即在常規交戰距離內抵擋主自身主炮的轟擊。如果要使防護達到標準,則必須將排水量增加到50000噸以上,並且采用十二臺鍋爐,才能使速度超過三十節。顯然,這種排水量嚴重超標的設計既超過了《倫敦海軍條約》的限制,也無法被海軍接受。
最後,工程師還是選擇了三座三聯裝主炮炮塔的設計方式,只是艦體寬度將適當放大,才能裝下450毫米主炮的三聯裝炮塔(炮座尺寸比400毫米主炮的三聯裝炮塔增加了大概五分之一)。
這一設計的麻煩也不小,主要就是航行阻力增大。
加寬艦體,而艦長又要有所控制,戰艦的航行阻力必然會遠遠大於一般的戰列艦。如此一來,就成了放大版的英宗級戰列艦。當時,海軍已經明確要求其最快速度必須超過三十節,最好能夠達到三十三節。根據工程師的計算,即便優化艦體水線以下部位的線條設計,其主機功率也要比英宗級增加百分之五十,才能使其速度超過三十節。
當時,只有增加四臺鍋爐,不然主機功率根本達不到要求。
到第三版設計的時候,工程師想到了同時加寬艦體與加大艦長的方式來減小航行阻力,提高航行速度的方法。可是這種設計也將面臨裝甲防護嚴重不足的問題,即在延長了的艦體上無法敷設足以滿足海軍要求的裝甲板。
說白了,一切問題都出在了450毫米口徑的主炮上。
采用新式主炮之後,省級戰列艦的主裝甲帶厚度必須提高到480毫米以上,水平裝甲的厚度要提高到270毫米以上,司令塔與炮塔等關鍵部位的裝甲厚度更是要提高到640毫米以上,才能勉強達到海軍的防護標準。
按照這一防護要求,即便采用縮短艦長的設計,裝甲重量也將超過24000噸,要想在45000噸的排水量之內裝上24000噸的裝甲,就必須犧牲動力,或者犧牲火力,不可能兼顧三項主要性能。
可以說,當時江南造船廠的工程師再厲害,也難以在45000噸的排水量之內為戰艦安裝八門,或者九門450毫米口徑的主炮的情況下,讓戰艦的防護達到海軍標準,同時讓戰艦的速度超過30節。
設計工作也就因此而耽擱了下來。
當時,江南造船廠的總工程師,也就是省級戰列艦的主任設計師汪華華已經提出,只有海軍將排水量的上限放寬到55000噸,才能設計出滿足海軍要求的新式戰列艦。如果要戰列艦的性能進一步提高,並且為今後留下改進餘地,其標準排水量至少應該放寬到60000噸。
也就是說,只有按照60000噸的標準設計,新式戰列艦才會比較“完美”。
“萬幸”的是,450毫米口徑艦炮的研制工作比省級戰列艦還不順利,直到七十一年(39年)中期,好幾項關鍵技術仍然沒有得到突破,新式艦炮的投產更是遙遙無期。按照最樂觀的估計,海軍能夠在七十四年(42年)年初的時候拿到這種艦炮的樣品就已經非常不錯了。顯然,新式戰列艦不可能拖到七十四年才開工建造。
最終,海軍修改了戰術指標,放棄了一定要使用450毫米口徑主炮的要求。
如此一來,省級戰列艦的設計工作才走上了正軌。
不說別的,在同樣采用九門主炮的情況下,主炮炮塔以及相關設備,加上彈藥的重量就減輕了至少4500噸。另外,隨著主炮口徑減小,防護要求自然同等程度的降低,其裝甲重量可以減少到18000噸左右,比之前的減少了6000噸。這兩項就減少了10000噸,如果算上排水量減少對動力設備的要求降低,從而減少了動力設備的重量,那麽至少能夠減重12000噸。
也就是說,在43000噸的排水量之內,就能設計出足以滿足海軍要求的戰列艦。
只是,設計工作進行得並不順利。
首先是情報部門確定美國已經研制出了MK7型十六英寸艦炮。該艦炮采用了五十倍徑的身管,能夠將重達1225公斤的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彈的威力發揮到最大限度,其穿甲能力絲毫不亞於帝國海軍的400毫米重型穿甲彈。
結果,海軍立即修改了防護標準,要求全面加強防護設計。
顯然,43000噸的排水量絕對不夠用。即便加大裝甲的傾斜角度,縮小防護區,加厚關鍵部位的裝甲,其標準排水量都將超過45000噸。
緊接著,海軍提出要求采用五十五倍徑的400毫米主炮。
這是帝國海軍最新研制的主炮,其性能比之前皇帝級裝備的400毫米主炮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這是第一種完全針對400毫米口徑重彈設計的主炮,能夠將重型穿甲彈的威力完全發揮出來。
實際上,這也是帝國海軍不得不采用的一個折中方案。
新式艦炮不但加長了身管,還增大了藥室,改進了炮栓,並且采用了新結構膛線。實際上,最大的問題還是身管壽命,增加發射藥之後,身管壽命將直線下降。只是,在戰爭時期,海軍絕不會在乎打壞幾根炮管,關鍵是要在威力上超過對手。如此一來,即便采用了最新的自緊電鍍生產工藝,炮管的使用壽命也僅僅只有300枚全裝穿甲彈,比起六十七年型少了百分之四十!
新式主炮帶來的重量問題還不大,可隨著主炮威力提高,防護也要隨之提高。
如此一來,在設計過程中,工程師不得不將排水量從45000噸增加到了48000噸,其中至少有2500噸用來加強防護。
此時,雖然美國還沒有參戰,但是《倫敦海軍條約》已經名存實亡。
帝國海軍也管不了那麽多了,48000噸的排水量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再說了,美國遲早都會參戰,帝國海軍可不想讓自己的戰列艦在戰場上遇到打不過的對手。顯然,只有按照最優設計的省級戰列艦才能讓帝國海軍在戰列艦的性能方面繼續保持領先位置,並且繼續獲得壓倒敵人的數量優勢。
七十二年(40年)中期,設計工作完成之後,海軍立即下達了訂單。
問題是,當時四大造船廠都在忙著建造海軍在此之前訂購的八艘英宗級(實為十二艘,八艘是第二批增訂的)戰列艦,以及海龍級大型巡洋艦,根本騰不出船臺建造省級戰列艦。無奈之下,帝國海軍只能先向當時還沒有參加主力艦建造工作的青島造船廠與馬尾造船廠分別訂購了一艘省級戰列艦,並且分別將起命名為“北直隸”號與“南直隸”號。
只是,這兩家造船廠已經有幾十年沒有建造大型戰艦了,而且嚴重缺乏工人。
最終,“北直隸”號與“南直隸”號還晚於江南造船廠建造的“松江府”號與大連造船廠建造的“遼省”號。所以,該級戰列艦在不同的文獻中,又被稱為“北直隸”級或者“松江府”級,只是一般情況下,都稱其為“省級”。
其主要性能為:
標準排水量:48500噸(“北直隸”號與“南直隸”號分別為48700噸與49100噸),滿載排水量:55400噸(同上,分別為55200噸與56300噸),最大排水量:58450噸(同上,分別為58500噸與58800噸);總長268.5米(同上,為271.3米),水線長度:259.7米(同上,為262.4米),型寬:33米,吃水:11.2米;定員:1948人(充當旗艦時為2081人)。
鍋爐:8座七十二年型燃油鍋爐,主機:4臺七十二年型蒸汽輪機,功率:210000軸馬力,推進:4軸4漿;航速:32.5節,續航力:18500海裏/16節。
主炮:9門七十二年型400毫米/L55型艦炮(3×3),副炮:十八門七十二年型150毫米/L52型艦炮(6×3),速射炮:20門七十一年型130毫米/L50型艦炮(10×2)。
主裝甲帶:330-420毫米,裝甲甲板:180-200+40毫米,露天甲板:75毫米,裝甲隔艙:120毫米,炮塔:200-540毫米,炮座:420-480毫米,司令塔:480-540毫米。
很明顯,省級戰列艦仍然采用了加長艦體以提高速度的設計方式。
如此一來,在外形上,省級戰列艦很容易被人認為是“戰列巡洋艦”,只是其防護水平不但超過了任何一艘戰列巡洋艦,而且也超過了當時幾乎所有的戰列艦。
為了降低排水量,工程師全面采用了“重點防護”的設計理念。即在重要部位增設裝甲。比如,為了提高抗遠程打擊的能力,其動力艙,彈藥艙等重要部位都增設了一層80毫米厚的水平裝甲,從而使其得到了三層裝甲的保護,生存能力大大提高。
另外,省級戰列艦的水下防禦能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主要還得“歸功”日本海軍的93式氧氣魚雷。挨了慘痛的教訓之後,帝國海軍迅速意識到了水下防護的重要性,並且在設計中就要求工程師必須想方設法的提高戰艦的水下抗打擊能力。省級戰列艦不但采用了雙層艦體結構,還將厚達330毫米的主裝甲帶一直延伸到了艦底,同時對龍骨進行了分段式加強。另外,所有關鍵艙室外面都有至少三層裝甲與兩層水密隔艙保護,隔艙還進行了加固處理。按照當時的設計標準,就算被93式魚雷擊中,也不至於使其迅速喪失戰鬥力。
可以說,省級戰列艦的設計重點就是提高生存能力。
這也一直是帝國海軍對戰列艦的最高要求。按照帝國海軍的觀念,如果連戰列艦都沒有足夠的生存能力,就沒有必要建造戰列艦。
也正是如此,在原本有能力安裝第四座主炮炮塔的情況下,工程師放棄了加強火力的設計方案,而是將“富裕”出來的排水量用到了提高生存能力上。
當時,省級采用了很多對提高生存能力有著關鍵影響的設計方案。
比如,采用分三層設置的主炮彈藥艙,即上兩層為炮彈艙,最下面的一層為發射藥艙。彈藥艙全部位於水線以下部位,並且各自安裝了一部揚彈機,每層彈藥艙之間還設置了厚達五十毫米的裝甲甲板,並且安裝了獨立防火設備,通海閥門等等能夠避免彈藥艙殉爆的設施。當然,這一設計的直接結果是,省級戰列艦每門主炮的備彈量由之前大部分戰列艦的300枚降低到了240枚。當然,減少一些炮彈的影響並不是很大,畢竟沒有任何一場戰鬥會讓戰列艦打光炮彈。
除了主炮彈藥艙得到了重重保護之外,副炮與速射炮的彈藥艙也得到了良好的保護。
在之前的戰鬥中,日本海軍的多艘戰列艦就因為副炮彈藥艙被打爆而引發大火,結果在夜間成為了帝國戰列艦的炮擊對象。同樣的,帝國海軍的主力艦也在戰鬥中暴露出同樣的問題。因此,省級戰列艦將所有彈藥艙都設置在了水線以下,並且得到了主裝甲帶與三層水平裝甲的保護。
動力設備得到了更高級別的“照顧”。
相對而言,動力設備的重要性甚至在彈藥艙之上。如果戰艦在戰鬥中失去了動力,結果肯定會非常悲慘。
省級徹底放棄了皇帝級乙型的動力艙布置方式,說白了,就是太緊湊了,生存能力低到讓海軍無法接受。八臺鍋爐與四臺蒸汽輪機分別置於四座鍋爐艙與四座輪機艙之中,且相互間有厚達120毫米的裝甲隔板。另外,由蒸汽輪機帶動的發電機也被單獨設置在了艦體兩側的四個電力艙內,並且得到了良好的保護。
按照當時的測試,即便被十六英寸穿甲彈打中,一枚穿甲彈最多使戰列艦喪失四分之一的動力,而且對戰列艦上各用點設備的影響不會很大。當然,要想打穿數層裝甲,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另外,省級戰列艦還是第一種安裝了獨立發電機的戰艦。
當時,帝國已經研制出了燃油型內燃機,並且首先將其用到了海軍主力艦上。只是,燃油型內燃機需要使用的是極為昂貴的柴油,也因此導致大部分戰艦都無法使用。主要是由重油裂化產生的柴油還無法大批量生產。
當時,柴油可以說是比黃金還要寶貴的戰爭資源。
據帝國內閣政府的采購清單記載,省級戰列艦一次裝滿柴油艙的300噸柴油的價格相當於兩艘同級別戰列艦裝滿所有重油艙的18000噸重油的價格!也就是說,柴油的價格是重油價格的60倍!
這還是帝國的內部采購價格,如果往外輸出,肯定在重油價格的100倍以上!
當然,獨立發電機帶來的好處是極為巨大的。在作戰中,獨立發電機可以為戰艦上的主要用電“大戶”,即各種火炮,電臺,以及雷達提供充足的電力。另外,如果艦體受損,主機無法提供足夠的電力,還可以為抽水機供電。最重要的是,這不會影響到主機輸出到推進系統上的功率,對戰艦在作戰時的航速幾乎沒有影響。
從此可以看出,江南造船廠的工程師幾乎把能用的先進裝備全都用上了。
結果也是毋庸置疑的,省級戰列艦的采購價格是皇帝級乙型戰列艦的一點八倍,即便在大批量建造之後,其采購價格也是皇帝級乙型戰列艦的一點七倍!
當然,在戰時情況下,價格還不是海軍所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另外,按照最保守的評估,省級戰列艦作戰效率是皇帝級乙型的一點六倍,綜合戰鬥力更是皇帝級乙型的一點九倍!
從全世界範圍看,省級戰列艦開創了主力艦的新時代。
如果說皇帝級戰列艦拉開了快速戰列艦時代的序幕,省級戰列艦則是快速戰列艦登峰造極的代表之作。
只是,隨著快速戰列艦在戰場上積累的戰鬥經驗越來越豐富,其弊端也暴露了出來。
很簡單,30節以上的航速,在任何一場海戰中的實際意義都不大。不說別的,炮戰中,沒有任何一艘戰艦會以30節以上的速度航行。即便是在追擊戰中,考慮到天氣等各種因素的影響,30節以上的航速也沒有多大的意義。
帝國海軍首先提出了“30節無用論”,即認為戰列艦的速度沒有必要超過30節。
正是如此,省級戰列艦成為了帝國海軍唯一擁有30節以上速度的戰列艦。雖然帝國海軍後來建造的仍然是快速戰列艦,但是也只要求其速度能夠達到30節,甚至連29節也能接受。
當然,作為帝國海軍在大戰之前設計的最後一級戰列艦,省級的戰鬥力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可以說,正是省級戰列艦的出現奠定了帝國海軍稱霸全球的基礎,也幫助帝國海軍戰勝了最強大的敵人。
從這一點上看,省級戰列艦完全算得上是帝國海軍實力的象征。
火力至上——省級乙型戰列艦
按照服役時間:安徽號,黑龍江號,江西號,雲南號,山東號,湖南號,湖北號,遠東號,湖北號,四川號,貴州號,河南號。
……
省級戰列艦的優秀表現,為其贏得了一個綽號:戰列艦中的藝術品。
可以說,當第一批六艘省級戰列艦建成服役的時候,給美英等國產生了巨大的震撼。這在一定的程度上促使美國加快了依阿華級的建造工作,並且緊急訂購了第二批依阿華級戰列艦。另外,英國海軍也加快了獅級戰列艦的建造工作,並且不顧本國的國力,在訂購了第二批獅級戰列艦的時候,還準備建造獅Ⅱ級戰列艦。
只是在帝國海軍的眼裏,省級戰列艦絕對算不上盡善盡美。
其最大的缺陷就是火力偏弱。皇帝級與皇帝級乙型在三萬五千噸不到的艦體內就塞進了九門主炮,省級戰列艦在排水量增加了一萬多噸的情況下,仍然只有九門主炮。顯然,這樣的火力配制讓帝國海軍很是難以接受。
只是,450毫米口徑的艦炮很難在七十四年(42年)之前投入使用。
顯然,帝國海軍仍然得用七十一年型400毫米艦炮充當戰列艦的主要火力,只是九門艦炮確實太少了一點。
戰爭爆發後,帝國海軍主力艦主炮數量偏少的問題很快就反應了出來。
不說別的,在與日本聯合艦隊作戰的時候,幾乎每一名戰列艦艦長都覺得自己手裏的火炮不夠用,而且都認為應該加強火力,至少得增加火炮的數量,不然在面對比日本戰列艦更強大的對手時,很難在戰鬥中擁有火力優勢。
毫無疑問,火力優勢是獲得勝利的最基本的籌碼。
另外,七十一年型400毫米艦炮的威力已經足以應付敵對國已經服役,或者正在建造的所有戰列艦。即便其改進餘地已經非常有限,威力難以進一步提高,帝國海軍沒有別的選擇。
在此情況下,帝國海軍在七十二年(40年)年初就提出了新式戰列艦的設計要求。
按照新的要求,在盡量不增加排水量,不降低防護標準的情況下,通過降低最快速度,讓新式戰列艦的主炮數量比省級增加百分之二十,也就是說,至少要達到十一門。顯然,采用十一門主炮的設計非常古怪,也不便於安排炮塔的位置,因此比較合適的方法是采用十二門主炮。
采用十二門主炮的設計方式有三種,一是采用六座雙聯裝炮塔,二是采用四座三聯裝炮塔,三是采用三座四聯裝炮塔。
毫無疑問,第一種設計方案對海軍沒有任何“魅力”可言。六座炮塔的布置方式不但難以安排裝甲防護,還將延長艦體,導致裝甲重量嚴重超標。更重要的是,除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老式戰列艦(主要是無畏艦)之外,帝國海軍從來沒有在戰列艦上設置過六座炮塔。
最重要的是,這無法滿足海軍的另外一種要求。
即,新式戰列艦必須在設計的時候就考慮到在今後采用450毫米艦炮的可能性。即便在建造時無法采用,也要在今後大修的時候具有換裝成450毫米艦炮的能力。
顯然,400毫米口徑雙聯裝炮塔不可能在今後換裝450毫米口徑的艦炮。
很快,焦點就落到了後兩種主炮的設計方案上。
如果采用四座三聯裝炮塔,今後可以換成四座雙聯裝450毫米口徑主炮炮塔。如果采用三座四聯裝炮塔,今後則可以換成三聯裝450毫米口徑主炮炮塔。也就是說,這兩種設計方案都有改進餘地。
問題是,哪中設計方案最符合海軍的要求。
三聯裝炮塔的最大問題就是,今後改裝450毫米口徑主炮之後,主炮數量只有八門,比省級還少一門。即便其單位時間彈藥投送量將比省級提高至少百分之二十五,可是其火力密度將降低百分之十一。
如此一來,新式戰列艦的火力密度仍然達不到海軍的要求。
四聯裝炮塔的最大問題是,帝國海軍從來沒有設計過類似的炮塔,而且根據當時已經掌握的情況,法國海軍與英國海軍使用的四聯裝炮塔都存在著不小的設計缺陷,其可靠性非常低。
顯然,帝國海軍絕不會接受連主炮都無法正常使用的戰列艦。
另外,四聯裝炮塔要重新研制,資金投入還不算什麽,所花費的時間,以及消耗的人力資源是帝國海軍難以承受的。
如此一來,海軍最終確定了三聯裝炮塔的設計方案。
新式戰列艦的基本設計思路也確定了下來,即在盡量不延長艦體的情況下,在省級戰列艦上安裝第四座炮塔。
只是,工程師面對的難題並不好解決。
首先,在不降低防護標準的情況下,排水量不可能維持在省級戰列艦的規模上。不說別的,一座炮塔的重量就達到了1850噸,算上相關設備,以及一個基數的彈藥,其總重量超過了3000噸。另外,隨著增加一座炮塔,主裝甲帶,以及重點防護區域必然擴大,裝甲重量至少要增加2000噸。即便通過優化設計,可以減少一些艙室,從而節約大概2000噸的重量,其排水量也要增加3000噸。
也就是說,新式戰列艦的標準排水量肯定會突破50000噸。
這樣一來,即便海軍不要求新式戰列艦的速度一定要超過30節。按照30節的最快速度計算,在排水量突破了50000噸,以及修改艦體,增加了航行阻力之後,新式戰列艦也需要至少20萬馬力的推進功率才能保證有30節的速度。
也就是說,新式戰列艦仍然得采用八臺鍋爐,四臺主機的配制方案。
如此一來,在盡量不增加艦長的情況下,將很難在有限的艦體內塞進動力設備,或者是安裝第四座炮塔。
當時,主導設計的仍然是汪華華。
經過反覆斟酌之後,汪華華決定放寬對艦體寬度的限制,從增加寬度來增加艦體容積,從而在不增加艦體長度的情況下為新式戰列艦安裝第四座炮塔。
當然,增加寬度的直接結果是航行阻力增大。
為此,工程師必須得對艦體水線以下部位進行重新設計,主要的目的就是降低航行阻力。
當然,增加艦體寬度的另外一大好處就是,可以進一步提高其水下防護能力。
隨著艦體寬度增大,很多問題都迎刃而解。
到七十三年(41年)年中,新式戰列艦的設計工作基本上完成了。
主炮采用前後各兩座的配制方式,沿用了省級戰列艦的動力設備,縮短兩根煙囪間的距離,采用更加緊湊的艦橋,減少了二座速射炮炮塔。可以說,新式戰列艦從根本上就是省級戰列艦的火力加強版。
毫無疑問,海軍對這一設計相當滿意。
在第一批省級戰列艦還沒有建成的情況下,海軍就下達了六艘的訂單,並且按照帝國海軍的慣例,將其命名為省級乙型戰列艦。
只是,當時各大造船廠都在忙著建造省級戰列艦,所以第一批省級乙型戰列艦的開工建造時間推遲到了七十四年(42年)年中。
其主要性能為:
標準排水量:50850噸,滿載排水量:58750噸,最大排水量:62500噸;總長:269.4米,水線長:261.5米,型寬:37米,吃水:11.5米;定員:2180人(充當旗艦時為2315人)。
鍋爐:8臺七十二年型燃油鍋爐,主機:4臺七十二年型蒸汽輪機,功率:210000皺馬力,推進:4軸4漿;航速:30節,續航力:18000海裏/16節。
主炮:12門七十二年型400毫米/L55型艦炮(4×3),副炮:18門七十二年型150毫米/L52型艦炮(6×3),速射炮:16門七十一年型130毫米/L50型艦炮(8×2)。
主裝甲帶:330-420毫米,裝甲甲板:180-200+80毫米,露天甲板:75毫米,裝甲隔艙:120毫米,炮塔:200-540毫米,炮座:420-480毫米,司令塔:480-540毫米。
綜合具體的性能數據就不難發現,省級乙型戰列艦的改進重點就是加強火力。
當然,加寬後的艦體使其原本就已非常出色的水下防護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高。至少在海戰中,沒有任何一艘省級與省級乙型戰列艦被對手的魚雷擊沈。這也是整個大戰期間,恐怕最為難得的寶貴“戰績”吧。
另外,省級乙型戰列艦的出現,還使帝國海軍第一次將美國海軍遠遠的甩在了後面。
省級戰列艦服役之後,美國海軍的依阿華級戰列艦也緊跟著服役了,而且從各項性能對比上,依阿華級不比省級差多少,兩者的戰鬥力在伯仲之間。另外,美國海軍也分兩批訂購了十二艘依阿華級戰列艦,使其建造數量並不比省級戰列艦少。
可以說,當時美國海軍與帝國海軍的實力相差並不是很大。
隨著省級乙型戰列艦服役,美國海軍就難以跟上帝國海軍的前進步伐了。
實際上,美國海軍已經意識到,其MK7型主炮的威力不如帝國海軍的七十二年型400毫米艦炮。另外,依阿華級的裝甲防護在很大的程度上無法應付七十二年型艦炮發射的重型穿甲彈。
顯然,對美國海軍來說,繼續建造依阿華級的意義已經不大了。
如此一來,美國海軍只能尋求更強大的戰列艦,或者是完全超越省級與省級乙型的新式戰列艦,而這就是其後來的蒙大拿級戰列艦。
只是,在緊迫的戰爭局勢的壓力下,美國海軍根本等不起,只能在蒙大拿級服役之前又訂購了一批依阿華級戰列艦,並且通過增加排水量,降低速度的方式,增強了依阿華級戰列艦的防護性能。
雖然該級戰列艦也被稱為依阿華Ⅱ級戰列艦,但是其改進力度明顯不如省級乙型。
至少,美國海軍沒有為其安裝第四座炮塔,也沒有增大艦體的寬度。
另外,依阿華Ⅱ級戰列艦僅建造了八艘,遠不如省級乙型的十二艘。
即便美國海軍重點發展的蒙大拿級戰列艦趕在了帝國海軍下一代戰列艦之前建成服役,可是美國海軍在兵力上,特別是主力艦方面已經處於明顯的劣勢。
由此可見,省級乙型戰列艦對帝國海軍有著多麽重大的意義。
因為緊張的戰局,所以省級乙型戰列艦並沒有在戰爭期間像帝國海軍所設想的那樣,在大修中換裝450毫米口徑艦炮。戰爭結束之後,帝國海軍也沒有足夠的財力為其換裝主炮。如此一來,省級乙型戰列艦並沒有升級為更強大的“超戰列艦”。
當然,從嚴格的意義上講,省級乙型並不是帝國海軍“夢寐以求”的超級戰列艦。
主要就是450毫米口徑艦炮的研制工作非常不順利,拖的時間太長。即便帝國海軍按照戰時要求訂購了十二艘省級乙型戰列艦,可是也沒有放棄對“超戰列艦”的追求,可以說,只有裝備了450毫米口徑主炮的“超戰列艦”才能對敵人擁有壓倒性的優勢。
也正是如此,在訂購第二批省級乙型戰列艦的時候,帝國海軍就盯上了下一級戰列艦。
如果不是美國新增訂了6艘依阿華級戰列艦,帝國海軍當時很有可能取消第二批省級乙型戰列艦的訂單,轉而建造更好的戰列艦。
由此可見,省級乙型戰列艦也算得上是戰時情況下的產物吧。
當然,其在戰爭中做出的貢獻是毋庸置疑的。因為“超戰列艦”出現的時間太晚了,所以直到戰爭結束,省級與省級乙型戰列艦都是帝國海軍當之無愧的絕對主力,其在戰場上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超戰列艦——海軍元帥級戰列艦
按照服役時間:陳淵洋號,杜尚翡號,朱孝儒號,袁承宗號,柳言志號,鄭成功號,陳博渠號,李景文號,郭世濤號,李弘博號,鄭嗣祖號,柴錦芳號。
……
在戰爭的首要需求下,帝國海軍一直在努力建造盡可能多的戰列艦。
省級乙型設計成功之後,江南造船廠還針對其一些小缺陷做了改進,設計出了省級丙型戰列艦,並且得到了海軍的認可。
海軍甚至做好了采購的準備工作,其第一批六艘的撥款都已到位了。
當時,海軍還為這六艘戰列艦命了名,即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